宜賓燃面香氣濃郁,重油重色,入口筋道酥脆。燃面名稱由來有一說,因此面干燥多油,挑起來可如火繩一般點燃故名。宜賓燃面選用當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,以宜賓黃芽菜、小磨麻油、鮮板化油、八角、山奈、芝麻、花生、核桃、金條辣椒、上等花椒、味精以及香蔥、豌豆尖或菠菜葉等輔料,將面煮熟,撈起甩干,去除堿味,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。不僅本地人喜愛,就是中外游人也贊不絕口。
宜賓燃面的快速做法:面條煮到剛熟,用力甩干,撈入盛有化豬油、芽菜、蔥花、味精、醬油、精鹽等調味品的碗內,淋入燒至六成熱的豬油和勻即成。
操作要領:面不能耙,瀝干水分;油溫適度;醬油宜少。“紅燃”再加辣椒油;“糖燃”則只要白糖與化豬油,酌加雞絲、火腿絲則效果更佳;因為面淋熱油時發出響聲,猶如燃燒。
宜賓燃面的特點:松散紅亮、香味撲鼻、辣麻相間、味美爽口。既可作為佐餐小品,又可果腹小吃。不愧為巴蜀一絕!因其油重無水,引火即燃,故名燃面。不僅本地人喜愛,就是中外游人也贊不絕口。
宜賓人的面情結:
清晨的宜賓是寧靜而祥和的,當初升的太陽在天邊露臉的時候,整個城市還在沉睡之中。然而,大街小巷面館里的伙計們可不能偷懶睡覺,他們早早起來,打掃店鋪衛生,用大鐵鍋燒開水,準備蔥、芽菜、花生米等佐料,好迎接第一批顧客的到來。宜賓人早晨有吃面條的習慣,宜賓面條的臊子花色也是非常豐富的,有牛肉、肥腸、三鮮、排骨、口蘑、雜醬、干筋、蹄花、燉雞、辣雞等一二十個品種。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燃面了。在宜賓,你隨便走進哪家面館,都能嘗到地道的燃面,保證好吃得讓你舌頭打結。